其他

薛法根: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

2017-12-23 薛法根 小学语文名师

小学语文名师

小学语文老师de微信公众号

于茫茫书海中,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。与高人交心,轻松学习,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。

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,玫瑰手染余香。

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苏州市吴江区组块教学研究室主任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校长,中学高级教师,小学语文特级教师。从教以来,致力于语文组块教学研究,主张“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”,形成了“清简、厚实、睿智”的教学风格。


薛法根: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

教师难教、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。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:凡写事,无非是讲起因、经过、结果,高潮部分写具体;凡写人,也无非是以事写人,外貌、语言、动作、神态写生动。三年级教到六年级,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,陈旧而又枯燥,缺乏针对性,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。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:多写几篇作文,少写几篇作文,甚至更多一些,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,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。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,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。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,却花了260多课时,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,模模糊糊。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、学得清楚,写什么、怎么写、写到什么程度,必须讲到点子上、练到实在处,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、有所长进。

01

一、因需而作,贵在“立诚”

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,而不是相反,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:“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,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。”教师组织学生春游,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。有几位学生请假,不为别的,只是怕回来写作文。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,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,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,而成了累赘。为作文而作文,作文就变成了目的,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,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,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,甚至成了一种痛苦。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,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,学生就会兴致盎然,争先恐后地发言。此时,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,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、最让大家认可,就采纳谁的提议。这时候,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。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?是生活的需要!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,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,不投入地写怎么行?在这样的情境中,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,而是在生活,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,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。于是,作文就像“玩”一样“好玩”起来。有效的作文教学,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,一如“好雨知时节”,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
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,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,“真实”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。叶老认为,写作和说话一样,“立诚”是最要紧的。“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,浅近一点,都不妨事;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,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,便是勉强了。最要问清楚的是,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?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?如果是,那就做到了一个‘诚’字了。”简单地说,作文就是“我手写我心”。学生的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,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;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,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。如此,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、畅所欲言,才会流露真性情,表达真思想,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,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。

02

二、降低重心,练实片段

小学生学习作文,大致要经历“说话写话、片段练习、谋篇布局”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,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、内容不具体、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。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,用词造句扩展开来,就是段落;段落结构扩展开来,就是篇章。写好段落,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。

01

阅读积累。

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。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,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,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、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。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,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。而后者,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。因此,我们引导学生阅读、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,并熟读成诵,甚至抄录、听写。俗话说,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、积累得多了,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、什么叫形象、什么叫总分、什么叫对比,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,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、情感,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。而学生缺少的,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。

02

模仿迁移。

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。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,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,在模仿中习得方法、获得能力。如《桂林山水》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:“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,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,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。漓江的水真静啊,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;漓江的水真清啊,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;漓江的水真绿啊,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。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,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,岸在后移。”这个段落语言优美、结构典范。我在教学课文后,先端出一杯龙井茶,让学生看一看、闻一闻、品一品,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、香、甜,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,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、排比、比喻等修辞手法,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、香、甜的特点,赞美之情洋溢其间。或许,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,甚至雷同,但都合乎规范,具体生动。其实,这样千“片”一律、千人一“面”的过程,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。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,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,歪歪扭扭,但都会自己走了,甚至会跑了,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,各显个性。

03

素描练习。

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,都得有素描的功夫,对物体形状、比例、明暗、透视等的把握能力,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。而作文,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,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、动态的物体、场景、活动作细致的观察,而后作如实的描述。不求完整的篇章,只求具体的片段。如,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,就端着茶杯,坐在沙发上,边抽烟边看报纸。那么,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,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。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,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,组织学生表演,写的学生作导演。这样的表演过程,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,学生会在“好玩”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,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、完善,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。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、描写能力,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、作文自觉,有“量”的积累才有“质”的飞跃。

03

三、限时习作,当堂点评

我常常在想: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,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?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?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,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,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,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;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,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,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、跌倒重来;对游戏者来说,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,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。而我们的作文教学,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,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。

01

限时作文。

课堂时间是个常数,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。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,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,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,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。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,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,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,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,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。因此,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,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,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、全力以赴地作文。事实上,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,看到自己的进步,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。对作文困难生,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,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。

02

当堂点评。

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,眉批、总评写了一大堆。因此,批改的周期很长,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,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。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,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,没有什么兴致。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,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,关心的只是等第。这样的讲评,必然事倍功半。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,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,趁热打铁,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,当场组织学生朗读,教师在一旁点评。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,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“偷偷地借用”;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,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,作出修改示范,其他学生便“暗暗地修改”。这样的当堂点评,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,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。当然,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“通”,后求其“好”。即先做到文通字顺,进一步的要求,才是具体生动,见解深刻,文采飞扬,个性突出。而且,每次点评,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,不面面俱到。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,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。

关于作文之法,郭沫若曾说:“于无法之中求得法,有法之后求其化。”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!

编辑:泡泡糖

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,不涉及商业。

本文选自《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学(小学卷)》,转自:中小学写作

如有侵权请告知
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